其他
优秀课程思政案例示范-科技日语
// 主题:科技日语
教师简介
课程简介
一、教学目标
(一)本讲的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 通过贯穿“科技创新”的主线,学习“蕴含无限可能性的机器人”一文,掌握机器人相关的日语表达(教学目标),穿插学习中日两国机器人相关视频案例,加深学生对高科技的认识,强化学生对于“科技兴国、科技兴邦”的认识(思政目标);2. 授课过程中,实施“四个角度”的教学设计,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调研机器人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和现状,了解中国机器人自主研发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现“中国制造”的伟大,提升民族自信心和爱国情怀(思政目标);与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思政目标)。在思辨的过程中,培养逻辑能力与非逻辑思维能力,生成新的,个性化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3. 学习讨论“机器人三定律”(教学目标),引发学生对人工智能科学伦理的关注,强化“科学伦理的底线不容突破”这一价值观(思政目标)。(二)案例如何体现课程思政教学目标
1. 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Robot)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机器人曾经是人类的梦想,在现今社会却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生产生活等方面正在协助人类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在习得基本的语言知识点的基础上,通过学习科普类文章及学习中日两国机器人的视频案例,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于高科技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于“科技兴国、科技兴邦”这一观念的认识。2. 日本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早,其机器人在市场规模、行业应用以及技术水平方面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日本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情况对我国发展机器人事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任务教学法,引导学生调研机器人技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和现状,从而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课程思政案例内容
(一)案例的引出(5分钟)
1. 线上活动:
1)在学习通教学平台上发布小视频《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酒店》《中国国产机器人行业改变世界格局》作为预习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2) 发布任务:调研中日两国机器人技术发展现状。2. 课堂讨论:
1)奥特曼、阿童木、哆啦A梦,你认为这些卡通人物中哪个是机器人?为什么?2)请同学们说说机器人应该具备什么特点。3)引出现代社会中一项十分重要的科学技术——机器人技术。(二) 案例内容(40分钟)
1. 学习机器人技术相关的日语表达
1) 授课内容:通过PPT课件对机器人技术进行讲授。(1)机器人是自动控制机器的俗称,自动控制机器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如机器狗,机器猫等)。狭义上对机器人的定义还有很多分类法及争议,有些电脑程序甚至也被称为机器人。在当代工业中,机器人指能自动执行任务的人造机器装置,用以取代或协助人类工作。理想中的高仿真机器人是高级整合控制论、机械电子、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材料学和仿生学的产物,目前科学界正在向此方向研究开发。(2) 机器人一般由执行机构、驱动装置、检测装置和控制系统和复杂机械等组成。(3) 执行机构即机器人本体,其臂部一般采用空间开链连杆机构,其中的运动副(转动副或移动副)常称为关节,关节个数通常即为机器人的自由度数。根据关节配置型式和运动坐标形式的不同,机器人执行机构可分为直角坐标式、圆柱坐标式、极坐标式和关节坐标式等类型。出于拟人化的考虑,常将机器人本体的有关部位分别称为基座、腰部、臂部、腕部、手部(夹持器或末端执行器)和行走部(对于移动机器人)等。(4) 驱动装置是驱使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构,按照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信号,借助于动力元件使机器人进行动作。它输入的是电信号,输出的是线、角位移量。机器人使用的驱动装置主要是电力驱动装置,如步进电机、伺服电机等,此外也有采用液压、气动等驱动装置。(5) 控制系统,一种是集中式控制,即机器人的全部控制由一台微型计算机完成。另一种是分散(级)式控制,即采用多台微机来分担机器人的控制,如当采用上、下两级微机共同完成机器人的控制时,主机常用于负责系统的管理、通讯、运动学和动力学计算,并向下级微机发送指令信息;作为下级从机,各关节分别对应一个CPU,进行插补运算和伺服控制处理,实现给定的运动,并向主机反馈信息。根据作业任务要求的不同,机器人的控制方式又可分为点位控制、连续轨迹控制和力(力矩)控制。2)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制作机器人相关日语表达的思维导图。(2) 主题讨论: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会不会威胁到人类?人类应如何保障机器人的安全性?3) 元素融入:(1) 加深学生对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科技的认识,强化学生对于“科技兴国、科技兴邦”的认识。(2) 启发学生对人与机器人的关系进行辩证思考,明确机器人三定律,向学生贯彻“科学伦理的底线不容突破”这一价值观,增强学生的职业素养。2. 比较中日两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
3. 布置课后讨论习题,启发学生对中日两国机器人发展现状进行对比和思考
元素融入:与日本等其他发达国家进行比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三、分析讲解
(一)重点分析:案例与本讲内容的关联度
本讲课的内容是“机器人”,知识性的教学目标是学生习得关于机器人相关的语言知识点和发展历程,课程思政的案例《中国国产机器人行业改变世界格局》、《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酒店》让学生了解机器人技术发展的现状,和本讲课的内容及分类是完全契合的。课程思政案例同时也是课程专业知识的典型案例,专业知识和价值分析同步同向同过程完成。本讲案例立足日语语言教学,在实现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过程中将思政元素逐步导入,层层深化,挖掘其内涵。在语言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历程以及中日两国机器人行业发展的现状,挖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价值目标,从而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科技兴国”的价值观,并对中日两国机器人技术的发展进行对比和思考,考虑日本对中国的启发作用,加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如何达成课程思政预期目标: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1. 案例导入使用参与式课堂活动的方法,将学生带入亲身的经历体验中,既使学生主动对机器人的特点进行思考,又自然引出本课的主题,不露痕迹的将学生带入价值思考中,为后面课程思政的开展做好思想准备。2. 使用启发式教学法和讲授法对案例进行讲解。先以提问的方式启发学生思考并用日语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解释和讲解。此举意在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辩证思维,在语言训练的同时进行思政教学。教师使用小视频和PPT课件辅助教学讲解,让学生多维度地享受到个性化、人性化、现代化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主动、高效地学习。四、教学设计
五、案例视频
感谢外国语学院马庆春讲师供稿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与您一路相伴